前陣子,網路上瘋傳一款名為「棉花糖皂」的新玩具
就是安全的皂土,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捏塑的遊戲
所以在這個大多是為了小朋友皮膚著想而加入皂圈的人
開始瘋狂的討論其製作方式
經由這是老師的介紹才知道
原來就是霜皂的皂坨加上玉米粉製成的
而他原本的面貌是如乳霜質地的皂
製作完成的可以用來當作刮鬍泡
也可以添加一些有磨砂功效的添加物,當做去角質霜
用途可說是相當廣泛
現在就來介紹一下作法吧!
- 使用現有的鈉皂及鉀皂再製成霜皂
- 使用棕櫚油的霜皂
- 使用硬脂酸的霜皂
做法1. 使用現有的鈉皂及鉀皂再製成霜皂
取適量的鈉皂皂邊及鉀皂皂坨
將鉀皂皂坨與水用1:1的比例溶解
先將皂坨撕成小塊狀,再加入純水
大略的攪拌一下後,靜置約2小時
將皂邊刨成細絲
先量秤鈉皂為120g
設定的比例為鈉皂3:鉀皂2
所以在量秤80g的溶解好的鉀皂
使用電動攪拌機攪拌後,發現太濃,攪不開
於是又加了100g溶解好的鉀皂
打完後,發現有比較好,但是依舊有許多明顯可見的鈉皂殘留
於是又再添加了3次100g的溶解好的鉀皂
比例由3:2變成1:4
攪拌機一邊攪拌,一邊使用刮刀將鍋壁上的皂刮下來
使其攪拌的更均勻
終於,在4次的攪拌後,變成慕絲狀,有著綿密的泡泡
靜置ㄧ晚,泡泡消掉後,就可以看見明顯的霜狀質感
由於,鈉皂皂邊的配方原先設定是中乾性膚質的皂款
而鉀皂的配方是洗髮皂的皂款
兩個相容後,泡沫量較鈉皂佳,保濕度也不錯
所以還滿好洗的,需要搭配沐浴球等使用
由於皂坨較軟,所以使用時會容易抓不準用量,而導致銷耗很快!
做法2. 使用棕櫚油的霜皂
將老師提供的配方稍作修改後如下
Beach size:300g
油品 |
油重 |
% |
KOH用量 |
NaOH用量 |
椰子油 |
60 |
20% |
12.768 |
2.28 |
棕櫚油 |
90 |
30% |
14.2128 |
2.538 |
橄欖油 |
60 |
20% |
11.256 |
1.608 |
芥花油 |
30 |
10% |
4.4544 |
0.7944 |
乳油木果脂 |
60 |
20% |
8.6016 |
1.536 |
總計 |
300 |
100% |
51.2928 |
8.7564 |
水量:(51+ 9)× 5 = 305g
將油品量秤好並且加溫到70度
將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一起到入量秤好的水中
並且快速蓋上蓋子
確定蓋子都密封好後,輕輕的搖晃杯子,幫助溶解
將鹼水慢慢倒入油中,並且快速攪拌
手動攪拌10分鐘後,可以換小幫手
小幫手打到trace
上電磁爐,隔水加熱的方式,繼續攪拌
攪拌到麵糊狀後,停止加熱
封保鮮膜
蓋上鍋蓋
用報紙和毛毯包起來,保溫24小時
這個的目的是為了節省能源,減少電費!
雖然後來因為鹼值一樣過高,所以再用電鍋蒸了一次
洗感普通,泡沫量沒有預期的好,但洗後算保濕度不錯
反而沒有鈉皂加鉀皂的好用,但是消耗速度一樣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做法:3.使用硬脂酸的霜皂
這個製作方式做了兩種配方,主要差異在油品的比例
而製作方式也參考了本組曉柔的作法而略有調整
3-1.硬脂酸58%
Beach size:310g
油品 |
油重 |
% |
椰子油 |
80 |
26% |
硬脂酸 |
180 |
58% |
橄欖油 |
50 |
16% |
總計 |
310 |
100% |
鉀量:50g 納量:10g
水量:360g
添加物:
- 甘油93g
- 超脂:硬脂酸9g + 27g水
3-2.硬脂酸75%
Beach size:320g
油品 |
油重 |
% |
椰子油 |
40 |
12.5% |
硬脂酸 |
240 |
75% |
橄欖油 |
40 |
12.5% |
總計 |
320 |
100% |
鉀量:54g 納量:9g
水量:378g
添加物:
- 甘油30g
- 硼酸10g
- 純水180g
製作方式,兩個是差不多的先介紹版本一
將油脂量秤好後,放到電磁爐上加熱至70度
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一起倒入純水中,馬上蓋上蓋子
再輕輕的搖晃杯子,使其溶解均勻,等到顏色呈現透明狀後,才可以打開
將鹼水慢慢倒入油中,快快的攪拌,鹼水倒完後,直接倒入甘油攪拌
攪拌至濃稠狀後,就封保鮮膜去保溫,之後一樣用電鍋蒸一次
從電鍋出來後,乘熱將超脂(將硬脂酸融於熱水中)拌入,即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而後來又參考了曉柔的作法
製作皂坨的過程都是一樣的
只是沒有再額外添加超脂,甘油的部份也是後加
而後來也使用硼酸飽和溶液霜化
就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皂坨
由左至右:做法3-2.硬脂酸75% / 做法3-1.硬脂酸58% /做法2.棕櫚油
由顏色明顯可以看的出來,硬脂酸比例越高,皂種的顏色越白
由於硬脂酸不會形成甘油,所以,使用的比例越高,保濕度越不好
成品照:
這是棕櫚油的配方
這是硬脂酸58%的配方
打發後,拌入三種不同的萃取液(自己萃取的,外面買不到喔!)
紫色:紫草根萃取液+薰衣草精油
淡綠色:益母草萃取液+薄荷精油
淡黃色:紅花萃取液+雪松精油
這個是最一開始用鈉皂+溶解過的鉀皂製成的
顏色保留一點淡淡的粉橘色,因為鈉皂有添加紅石泥粉做渲染的關係
這個就是使用傳說中的棉花糖皂捏成的甜甜圈
都是草莓的口味喔~!!
還有草莓糖霜和白巧克力三種口味!
這個是用來當作磨砂霜使用
加入現打的熟黑芝麻粉
超級香~!!洗完都餓了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,當然還有一個小小的實驗
就是水量的添加測試
左邊是用1:0.5(皂坨:水)的比例 / 右邊適用1:1的比例
可以明顯的看出,水量添加較少的,比較挺,氣跑孔比較小且少
至於喜歡哪個,就要看不同人不同的喜好了!